Wednesday, December 28, 2005

扳手

如果社會是一部巨大的機器,
每一個人都像一只齒輪負責自己那一部份的轉動。
那麼,誰會是最忙碌的呢? 應該就是扳手了吧。
没有成就感,因為它總是在成就別人的轉動。
沒有完成的喜悅,因為它永遠要四處奔波,拯救每一只遭遇阻礙的齒輪。


[ Read more ]

Monday, December 19, 2005

無腦人的是非觀念

現實世界裏,並沒有Man In Black來保護地球人,所以我們也只能自求多福。孫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地球人要自保,也要來研究了解無腦星人才好。所以今天要來談談無腦星人的是非觀念。

地球上的一些地球人社會學者,曾觀察到有些特定人士,在突然說話變大聲或開始罵人時,往往伴隨者對討論的主題不甚了解的心理狀態。社會學家以為他們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才會有這種舉動。因而做出了「自卑的人會有強烈的自尊心」的結論。可惜這個結論並不周全,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觀察到的對象,其實是無腦星人。以地球人的形容詞來說,「無知而自大」是無腦星人最容易判別的特徵。然而這其實是他們一直以來的道德觀念所為。

關於無知,其實無腦星人總是無知的,但這只在地球人的認知上。無腦星人並沒有「無知」的概念。試想,他們都已經沒有大腦了,知識對他們來講,就像彩虹的盡頭一樣遙不可及。就像地球人無法想像五度空間,就像夏蟲不可與語冰。關於自大,就要提到今日的主題了。這其實跟他們分辨是非對錯的方式有關。

那麼,他們在母星上要如何辨別是非呢。其實很簡單,無腦星人認為說話有沒有理與夠不夠大聲是成正相關的。也就是說,講話最大聲的人,就是最有道理的人,就贏了。也因此,以前在他們的星球上,每個人都在比大聲,也因此整個星球總是閙烘烘的。所有人都在大聲講話,就怕自己比別人沒有道理。後來一直演變成已經吵到無法聽見別人說話的地步。就像地球的問題是二氧化碳太多導致的溫室效應,無腦星則因噪音值太高,而導致環境問題,社會也無法再正常運作。這也是他們開始著手這一偉大的,(對地球人而言可能是倒楣的),外星殖民計畫的主因。

回到正題。他們來到地球後,仍然沒有改變這個概念。地球人總以為他們因為無知,所以才大聲。覺得他們因為感到自卑、感到恐慌,而用罵人來轉移焦點。以為他們認為只要還罵得出嘴,就算語無論次,胡言亂語,或甚而光只唸個1234567。只要講話大聲,而且夠久,人們就不會覺得他們無知,而會震懾在他們的官威之下。錯了,地球人單純的做出這種結論,是因為不了解他們的出身背景所導致的。無腦人只不過依照他們的邏輯行事。筆者這一點研究心得,還望跟眾位地球人分享。


[ Read more ]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05

網路 池塘

心的快樂,心的低落,彷彿都在一瞬間。
若找到一個方向,若找到一個領域,可以說,可以笑。
可以在感到孤獨的時候說,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部份吧。
然後寫下研讀的小筆記。
藉由帶給他人知識而感到滿足而不再空虛。

這是網路的利,遙遠又無距的空間,不可思議的世界。
抛出去在虛無之中,就自動飛散到各個角落,就像熱傳導係數無限大。


[ Read more ]

Tuesday, November 29, 2005

Invasion

記得以前曾看過一部電影,內容講述外星人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入侵地球,他們偽裝成地球人的面貌深入各行各業。尤其是可以左右人類趨向的政府機關,其中若干重要官員,都早已由外星人擔任。劇中這些外星人高度進化,可以說是有智慧的高等生物。

實際上,這種入侵是存在的,人們也早就覺察到異狀,只不過人們並未把這個現實跟電影幻想連繫起來。反而漸漸地默默地承受著這不斷而來的侵略行動。

不,不是KERORO,那是BANDAI 以貪婪交換所放出來的生物。

是無腦人。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無法察覺的原因。因為這種入侵者,除了沒有腦之外,內外構造與地球人完全相同。他們唯一的科技是祖先們遺留下來的"義腦科技"。此一科技開發出來的人造細胞,在出生時會隨著母體傳至小寶寶中,就可以在腦殼中生長出徒具腦形的外殼,藉以欺騙各式醫學檢查儀器。

無腦人因為無腦,早已遺忘了他們的母星。在地球,他們的殖民星中,代代世世地活著,跳著,舞著,玩弄著地球人。


[ Read more ]

Saturday, October 1, 2005

秋天

她喜歡秋天
在落葉不會變紅的城市
她喜歡故意走在路邊滿地的黃褐落葉上
她喜歡牽著腳踏車 壓過落葉發出啪啪啪的聲音


[ Read more ]

Thursday, September 29, 2005

TechEd 一景

人啊! 不同的主題吸引不同的人,在TechEd的會場也是一樣。
有排隊入場還是需站著聽課的,有一個人可坐三個位子還附涼爽空調的。
熱門課隱性的人性便會顯現出來。那就是 -- 佔位子。
前一場的學員上完課不願意出去後要重新排隊,
在工作人員要求清場時就留下各式各樣代表個人的"信物"。
書包、外套這是常見的,
水瓶佔位子就超過過份的程度了,更何況還是大會發的瓶裝水。

[ Read more ]

Friday, September 23, 2005

微涼的晴天

微涼的晴天,這就是所謂的秋高氣爽嗎?
今天是九月二十三日,秋分,今天的白天跟黑夜一樣長。
入夜後,開始下雨了,有時候像瀑布一樣大,有時候只是小小雨滴。
颱風經過南部外海,帶來這樣清涼的感覺。


[ Read more ]

Saturday, September 17, 2005

大師離我仍然遙遠

卡爾維諾在一篇小說的前言中寫著:不論這些故事被當成存在主義或結構主義的作品,或是被馬克思主義或新康德主義的讀法詮釋,... 但光憑單一支鑰匙就想打開一切的鎖,是不可能的事。讀到此,我這才發現也許有些大師們其實也不在意或不確定自己的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分類,而只是單純的寫出他想寫的故事罷了。那麼那些評論家們辛苦分類著文學作品的目的究竟為何呢?
不過我卻不經意發現:在讀完本書之後只有一點淡淡不知所謂的感覺的我,卻能在看天才柳澤教授時眼眶泛紅。

[ Read more ]

Sunday, September 11, 2005

Pi 、奇幻漂流、夢

昨天看完了一本名為"少年Pi 的奇幻漂流"的小說。內容是一位自稱Pi 的少年跟一隻孟加拉虎一起在救生艇上在海上漂流九個月的故事。我一開始以為是本有趣的書,事實上也很有趣。不過結尾時卻多了點沉甸甸的意味。
 
"結局很悲傷的知道了呀",這是永野護的說法。
 
總而言之,我昨天就知道我一定會因為這樣做一個奇怪的夢。果真昨天就夢見奇怪的經歷。
 
我夢見我跟一群人搭一台電梯,我按了要前往的二十七樓。控制盤上,二十三樓,二十二樓等樓層都有人按。電梯門關上後就開始上升。它上升的速度很快,一、二、三... 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都沒有停下來,仍繼續往上衝。我緊張地看看左右的人,他們卻都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夢中的我突然間了解了,原來電梯要到最高層之後再往下一層一層停。天曉得為什麼要這樣奇怪的設計。眼看電梯已經突破一百層,接著又突破二百層了,好像要到一千層才會到頂。我忽然想到現今世界最高樓不是才101層嗎?就在此時,電梯也到了頂樓,變成一輛火車,在頂樓沿著鐵軌行走。原來它是要走到大樓另一邊的電梯口下降。駕駛為了趕時間開得飛快,要過一個大彎。沒想到因為車速過快,火車竟然因為離心力脫軌了,翻下六百層的高樓。火車在高空中滑行,我心想沒想到這一生竟然是以這種奇異的方式做結。火車在空中飛呀飛,滑過一群群的高樓跟街道,很快的火車滑到了一條公路上,眼看就要撞到地上了。恰巧此時有一台卡車經過下方,我就把腳伸下去,(從火車的地板穿過),踩在卡車的載貨車身的底板,順便把火車架在載貨車身的兩側板上停了下來。就這樣,總算是得救了。
 
然後火車上的人紛紛下車跟卡車司機道謝,然後大家就各自回家,然後我就醒了。

[ Read more ]

Wednesday, August 31, 2005

睡著了

我的自我意識睡著了。我沒有察覺到確切的開始時間。但相信意識已經睡了好一段日子。空白的讓電視畫面流過,讓時間流過,讓言語流過,讓空氣自在的穿梭。無在我與目標間插隊。意識什麼時候想要醒? 我不知道。
[ Read more ]

Tuesday, August 30, 2005

馬屁文化

小明今天突然學會,在客戶阿花出現的時候,站起來大聲的迎接。小明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阿花爽在心裏的感覺。馬屁文化的由來,就是起因於人類的虛榮心吧。一位藍星人曾說,沒有一個人會討厭別人的讚美。這句話對習於官場文化的人而言,也許一點也沒錯。
"我可是個官耶"阿花心想,"你們這些庶民當然要對我畢恭畢敬的。"
雖然嘴裏推托,小明可沒漏看了那一絲閃過的得意神情。也許這文化,就是由阿花族人所創立的也不一定。人在屋簷下,小明既然還在藍星上生活,總算今天領悟到了這小技巧,以後可能還要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才行。
[ Read more ]

Thursday, July 28, 2005

香港行

這次到香港出差一個星期,為參加微軟的訓練課。白天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乖乖上課,下課後,就變成觀光客到處遊玩。所以,回國後,我寫了二篇不同的文章,一篇是公司要的出國報告,只記錄每天九點到十七點的生活。另一篇是旅遊誌,記錄其他時間的我。

 

  • 四月十一日,晴,香港出差第二天

下課後一群人決定到九龍吃東西,另一群則往三越百貨前進。我因為想去逛夜市,所以就決定跟第一群一起走,這是第一個錯誤的決定。本來決定去九龍的人,又決定到SOHO區。我只好跟著他們,想說可以去聖母院。好吧,也許我就是喜歡裝氣質,但我真的覺得那比逛街購物好得多,尤其香港也沒什麼名牌比台灣便宜。好不容易來一趟香港,逛三越就跟吃麥當勞一樣,何必要去那些台北也看得到的地方呢?結果,我們這一群人沒去SOHO,反而到了「陸羽茶莊」想吃飲茶。我覺得微軟的人好像想吃飲茶想瘋了,但他萬萬沒想到,這兒17點以後就沒有供應點心了。心想著他的飲茶夢破滅。沒想到我這個其實不太在乎吃什麼的人竟然也參與這種幻滅。我這又是何苦呢?不過好歹又讓微軟請了一頓,茶莊的氣氛也今人愉悅,我其實不該太計較的。茶莊的感覺,就如我這種觀光客想像中的香港風,中式的建築門面,西式的吊扇;中國畫掛在一片大瑠璃窗邊;簡單如龍門客棧的餐椅,鳯城風的圓桌(,當然是加了桌巾的高級版)。跑堂特有的白色短唐衫及黑褲:印花瓷器。「哦!這才是應該有的殖民風啊。」我這麼想著。總之我們終於在這裏吃完晚餐時,天已經黑了。「接下來,換我的目標要完成了吧!」我心想。

有幾個人說要去灣仔的電器城 – 類似光華商場的地方。哦,拜託,工程師都這麼無趣嗎?一群三C電器狂。吃飯的時候聽他們談話,多數都是學有專精能力強的聰明人。怎麼…還是只會逛這些東西。我不寄望他們了。我提議說,這附近有個聖母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識認定的世界遺產,想順路去看看,雖然已經關門了。

一陣安靜。

竟然沒人要一起去,曲高和寡?抑或是怪人沒人理?

好吧,那不是有人想逛夜市嗎? 我又問那個要去逛夜市的人:要去九龍嗎?

一陣安靜。

九龍的夜市是最出名的耶,不會吧。看來我跟這群人的頻率差了1000倍以上。早知道該跟百貨公司隊一組的。

所以我決定一個人自己去找聖母院。沒找到,結果沒找到。我找到了荷里活道,奧利通街,中區警署應該就在這交界處,而聖母院應該也在同一個街區。但我就是繞了一圏半沒找到。往山上走,卻發現人煙漸漸稀少。四週只有在山坡上蓋密密麻麻的高層公寓。聖母院不是在山裏就是埋沒在那群公寓中了。看不到也找不到。夜晚的街道上一個人愈走愈無聊,只好乖乖回旅館了。明天趁天未暗時到西港城或是女人街逛逛好了。希望能找得到。

 

  • 四月十二日,偶雨,香港出差第三天

銅鑼灣,香港島上百貨公司的聚集地,也是著名的逛街區之一,在百貨公司旁不遠處,就是維多利亞公園。只不過當我下課坐捷運到銅鑼灣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了,且天空還飄著小雨。因此我只在公園入口的噴水池邊意思意思地幫鴿子水池拍了張照片,就沒有久留。

香港的高樓平均高度之高及密集程度,完全是台灣的任何一個市區所比不上的。記得剛到香港的那天,因為路不熟所以坐貴貴的穿梭巴士由機場到旅館。一路上,數不清的高樓公寓映入眼瞼。密密麻麻的,我不太習慣這種建築風格。

走在銅鑼灣的街道上,有種像西門町的風格。正好剛過下班時間,街上有不少人來人往。不算寬的彎曲街道,卻有著三家百貨公司:SOGO、西武、三越。就像把東區的商店放到西門町後的感覺。嗯…沒什麼,所以我就回旅館了。

這天晚餐沒能跟微軟的人去大魚大肉,吃的是香港的連鎖餐廳:大家樂。他們賣的主要是港式燒臘,但看廣告圖片好早餐比較好吃。可惜我們早餐早有旅館提供的不怎麼樣的Buffet,所以我還在Buffet中尋找最有價值商品。

 

  • 四月十三日,陰偶雨,香港出差第四天

這天下課下得早,所以我就跟兩個同學坐渡輪到尖沙咀。走星光大道。可是,忘了看星光秀。此行我的主要目標是廟街。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觀光的看法。有些人找尋的是當地美食名產,不惜蹺課去吃早茶。題外話,其實我也愛美食啊,但對飲食清潔有莫名其妙潔癖的個性,讓我不太有機會吃到什麼香港美食了。有些人注重的是風土人物,可以為了觀察這些,一路走過三、四個捷運站。有些是為了買紀念品。不過買紀念品也許不是自願的。有些是逛風景名勝名店名街。而我,可能屬於那種劉佬佬類的照相機觀光客,愛到處亂拍照。廟街是條夜市街。對它的印象自然來自港片之廟街十二少、食神這些經典電影。所以就一直以為那會是個天天有人打架的地方。雖然對我而言,到廟街一遊,彷彿有種朝聖的心情。但我當初還是只想在廟街口拍張照表示自己來過看過就趕快落跑的。要不是有人剛好也想來逛,我可能最後也還是不敢來吧。

一路逛的我們,沿著庅地道、彌敦道前行。尖沙咀不愧是個觀光匯集地,四處可見的大飯店、滿街的外國人觀光客、一路的霓虹燈招牌。招牌最多的可能就屬買電子產品跟鐘錶店吧。電子用品店門口,總有大大的霓虹燈管招牌寫著「SONY」字樣。SONY在香港真的這麼紅嗎?

好不容易步行到了廟街,吃了鮮蝦雲吞當晚餐。雖然香港的口味似乎重些,但包的鮮蝦的確又大又Q的。真的走進廟街後,發現其實真是個夜市,跟通化街或其他一般台北的夜市很像,賣的東西也差不多。雖有一些台北沒有賣的特色商品,但也完全無法引起我們這群台灣觀光客的購買慾。他們的特色商品,比如說一些改良式旗袍或民初的服飾。布料材質彷彿跟襯衫有點像,因為沒實際去摸,不太清楚真實狀況是什麼。另外還有一些中國風的小玩意兒、小擺飾。這些都是一般台灣夜市看不到的。可能因為,台灣夜市客群大都是當地人。而這廟街的客群卻以外國人居多的緣故。最好玩的還有一樣東西,一定只有不會中文的人才會買的。就是藍色邊框中間用楷書寫著外國名字的中文譯字的卡片。我們就這樣走馬看花的逛著,一直到出了廟街口,發現有一間天后宮,前院三三兩兩的坐著人。這也許就是廟街名稱的由來吧。

在廟街口,同行中的一位同學還是決定要買個什麼台灣沒有的東西。他說著走到前方的水果攤上逛。隨著他的腳步望過去,我們才發現這家水果攤不只有賣水果,連帶老板後側還擺著桌椅賣著小吃。小吃的招牌還一搖一晃的掛在榴槤上方。那是什麼呢? 果真是特色小吃啊。撒尿蝦,是的,就是那著名的撒尿蝦啊。我懷著不虛此行的感動,硬是給它照了張相。

 

  • 四月十四日,陰偶雨,香港出差第五天

看地圖及旅遊介紹的時時候,發現在上環有個西港城,被香港政府定為古蹟,但是在裏面仍有商家在營業。於是乎,這天我就想到西港城逛逛,也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殖民地時代,香港的貿易中心主要可以分為二個。中環是屬於洋商的,西方人的商船都在中環的港口卸貨。所以在那裏販賣的多為西化的商品,有各式現代的購物中心、有蘭桂坊,是現代化的商業中心。而本島土生土長的港人,則是以上環為中心發展商業。所以在上環多半會看傳統的商家。

坐上地鐵來到上環,走了一小段路就看到了西港城,一座小小的城門吧,我猜想。外觀保留著愛德華式的建築風格,內部一樓有幾家紀念品藝品店跟西點店。不過因為城本身也沒有多大,所以每一家店都很小。沿著小小的樓梯爬上二樓,二樓的店家就不像一樓那樣裝潢得美美的,反而多半是樸實的布莊。

走出西港城,不遠就是著名的幾條鹿茸街,所以就順道走過去逛逛。這邊的街道看起來就像在迪化街附近的感覺,賣的也多半就是南北貨、補品一類的。可惜時間有點晚了,大半的店家都已關門。相信在白天所有商家都開門的時候,應該會相當熱鬧吧。

在上環簡單找了家食館吃了晚餐,時間還早,決定去坐從來沒坐過的電車回旅館。香港的電車很便宜,不管坐多遠都只要二元港幣,所以聽說有些上班族為了省錢都會捨巴士或地鐵而坐電車。電車軌道就沿著香港的主要幹道鋪設,其實應該是沿著電車路線形成了香港的主要街道,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電車站。上了電車,幸運在上層的車尾找到座位。我這才發現,電車行駛的速度非常慢,從上環回到鰂魚涌,我下榻的旅館所在地,足足花了一個鐘頭。而這段路程坐地鐵只要二十分鐘左右。其實它也不是故意的,因為這窄而高的車身,以這樣的慢速過彎時,就已經不太穩了。在直路時也震得蠻厲害的。其實剛坐上車覺得搖晃時,心裏也有點緊張擔心。不過看四周的當地人神色自若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想來這該是這車本來的特色,也才漸漸寛心下來。於是我就隨著電車一路搖搖晃晃,一邊拍照,慢慢回到了旅館。

 

  • 四月十五日,晴,香港出差第六天,歸鄉日

這天老師下課下得非常早,比預定時程早了三個鐘頭有。也許他們也歸心似箭吧。我們早早回到旅館收好行李,正要往機場時遇到了一個上課的同學,於是我們就結伴而行。我們計畫在中環換搭機場快鐵。因為來時搭乘的是機場旅館的穿梭巴士,回程時就想換換口味。機場快鐵不僅便宜也比巴士舒適得多,唯一的缺點就是其實快鐵車站在香港站,而不是中環站,所以我們還要在地下道裏走上好一段路。不過,來時坐巴士也是有好處的啦,除了巴士因為沿著市內街道開,而讓我可以好好觀察一下香港外。它也讓我因此拜見了剛完工的香港最高單價住宅單位 – 凱旋門。它的外觀就如同法國的凱旋門呈ㄇ字形。住宅單元則密密整齊排列在其中,如同一般的香港住宅大樓。我不知它有幾層樓,以外表看房間窗戶非常渺小的感覺,至少有個四十層吧。好大一棟,我不能說它美,我只能說,法國的新凱旋門的確很漂亮。機場快鐵準確地送我們到了機場,出關,買紀念品,上飛機,回到台灣。對歸心似箭的我而言,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多鐘頭的飛行航程,還是覺得漫長。所以我就在飛機上開始寫,寫遊記。雖然我沒什麼耐心,寫一個多鐘頭的文字還是沒什麼問題。果不其然,才寫到一半,飛機就安然降落在中正機場了。

香港跟台灣有很多地方很像,就我的感覺而言。而且現在因為他們回歸大陸的關係,店員們多半會說普通話,跟我七、八年前去香港時的感覺已經有點不一樣。回家之後,發現香港行最令我懷念的,不是美食,不是夜市,不是街道,也不是商店,而是在旅館第二天發現的香港的八點檔連續劇。還不錯看,不知未來有沒有機會讓我再看到這齣戲。


[ Read more ]

狗與人的社會道德

昨天開車回家,一如往常地在愛國東路要回轉時。就在那個紅綠燈前,有個抱著小娃娃的爸爸,就這樣毫不猶豫的闖過馬路來。明明有著綠燈通行權的我,只好停下來等他過。要不是他手上抱著小娃,我還真想逼近一點,外加送他一個大喇叭。

後來我繼續開著車子,轉進一條西門町的單行道。窗外的垃圾車停在路旁放著音樂。一堆人在趕著丟垃圾,路上行人穿梭,所以我也只好慢慢開著。就在這時,我看到一隻與我同方向行進的狗。牠小跑步地向前進,一邊伸出舌頭呵氣,感覺像在趕路。我跟牠一起過了兩個路口,然後停在KFC前一個路口一起等紅燈。牠站在斑馬線上等,不時左右看看。另一邊有個騎腳踏車的人,也在等紅燈。不過他突然像想往前衝去一樣的踏了半步又停住。也許是想捉弄狗兒,也許是我多心了。總而言之,狗兒只是看看他不為所動,他也沒衝過去。等到綠燈亮了,牠才跟其他人車一起起步。

姑且不論狗是否真的會看紅綠燈,牠比那位抱小孩的先生要懂得遵守交通規則多了。交通規則是人定的,人卻常常忽略無視。生活在這個社會的狗兒們,卻已經有不少懂得遵守。就像大自然萬物循環的道理,其他生物們總乖乖的道循著,而人則還抱著萬物皆為我用的想法。那位闖馬路爸爸也是懷著這種一樣的心思吧。

昨天開車回家時,還是不自覺的搶了幾個黃燈,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呀。


[ Read more ]

Thursday, July 7, 2005

法瑞遊記 - 後記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跟團旅遊。因為要去很多地方,所以在遊玩的七天裏,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坐車。今天不經意看到報紙上的旅遊介紹提到「趕路團」,我才發覺為什麼領隊說他每天坐車上路時,喜歡跟團員報告當天要開的里程數。每天開兩三百公里,我想我們也算是名符其實的趕路團了吧。希望下一次的旅行可以悠閒一點,不要老是早上六、七點就要起床,然後坐一天的車。
[ Read more ]

法瑞遊記七

21日早上,先前往位在布洛瓦東北邊的香波堡。香波堡起造於1519年,由法蘭西一世下令興建。這個城堡歷經多位君主,直到路易十四世時才興建完工。它是羅瓦河流域中最大的城堡,共計有440個房間。因為當初建造的目的是為了相做在附近狩獵時居住的城堡,房間裏繪畫及雕塑就少了許多或甚至是空的。所以整個城堡看起來有點空蕩蕩的。唯一令人較注意的是城堡中央的一個雙螺旋樓梯。這座達文西設計的通往各樓層的雙梯,站在兩座樓梯之上的人可以相互看到,但卻無法相通,有著空間運用上的趣味。

結束城堡觀光,我們又風塵僕僕的坐車回到了巴黎,在一家有點擠的中餐廳用餐後。我們趁集合時間未到,又跑到第一天買鐵塔的書報攤去補貨。接著,領隊便集合大家坐車到不遠處的拉法葉百貨(Lafayette)。這天下午是自由購物時間。有人回到之前去過的羅浮宮地下樓商店及羅浮宮外的免稅店逛,而我們就在拉法葉及隔壁的春天百貨(Printemps)買東西。不過逛遍了這兩家店,我們還是沒能找到那張立體的巴黎市地圖。我的戰利品則是一本字典、一份地圖、跟一條絲巾。因為那條絲巾,也讓我們在拉法葉的購物總額超過一百六十五歐元的退稅額度,可以退回12%的營業稅。
買完了紀念品,領隊就帶我們去位在巴黎歌劇院附近艾德華七世(Edouard VII)廣場旁二樓的一家法式料理餐廳吃法式大餐。所謂的法式大餐包括了前菜(鮮魚湯、鵝肝醬、烤田螺)、主食、甜點及飲料,或可外加一道海鮮盤,這是那家餐廳所提出來的菜色。因為對田螺及海鮮不感興趣,所以我仍只點原來的三道式套餐。快快吃完了飯,我們便步行到外面不遠的歌劇院(Opéra Garnier)拍照,沒想到歌劇院的後面其實就是剛剛去過的拉法葉百貨。就在逛的當中,我又跑去藥房買了一瓶便宜到不行的Avène。

晚上在巴黎住的旅館並不是之前的那家NOVOTEL,而是另一家名叫TRYP的旅館。因為隔天一早就要回台灣了,本想好好在旅館裏早早休息,沒想到卻因為房間裏的冷氣壞掉而折騰了好一會兒。住過一晚之後,還是覺得之前去住NOVOTEL真是明智的決定啊。22日的早上,我們就往機場坐飛機回台灣。在飛機上又看了三部電影,睡了一、兩個小時。飛行時間約十四個小時,再加上時差六小時,回到台灣時已是23日的早上。

 


[ Read more ]

法瑞遊記六

20日早上我們搭TGV回巴黎的里昂車站(Gare de Lyon)。TGV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中的高速列車,不過我們不是走同一條路線。由安錫到巴黎的票價,需64CHF,合台幣一千四百元。大概跟坐飛機差不多吧。不過坐TGV卻比飛機舒服許多,座位也比較大。

回到巴黎後,我們換了另一位司機。下午的行程是遊塞納河跟前往布洛瓦(Blois)。在塞納河上有許多家經營遊河的公司,我們選擇的是Bateaux-mouches。這種是層於單純遊河的船隻,其他的還有船上餐廳,可以一邊吃飯一邊遊河。

布洛瓦位於法國西部的羅瓦河流域(Vallée du Loire)。在十三世紀時當地的Orléans是當時的首都。但當時的王宮並不會一直待在某一個地方,因而造就了羅瓦河流域中的眾多城堡。我們所要參觀的雪儂頌堡(Château de Chenonceaux)及香波堡(Château de Chambord),皆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
雪儂頌堡現今的面貌是由歷史上六位女士逐漸完成的。在1512年時設計這座城堡的Thomas Bohier的妻子Catherine Briçonnet,將雪儂頌堡重新建造成文藝復興式的建築。接下來法王法蘭西一世與Catherine de’ Medici結婚,將雪儂頌堡做為王宮。1547年時,法蘭西一世將雪儂頌堡交由Diane de Poitiers管理。這位女士同時也是法蘭西一世的情人,她在城堡前建造了一座黛安花園。法蘭西一世死後,王后Catherine將雪儂頌堡收回自己居住,並也在黛安花園的對面建造了一座更大的凱瑟琳花園。在她之後由她的兒子亨利三世(Henri III)的妻子Louise de Lorraine居住。她就是那位哀傷的白皇后。到了1730年,一位將軍的妻子將這座城堡變成的作家與哲學家的園地。也因為她的善良得民心,使得雪儂頌堡免於法國大革命的戰火。一百年之後,最後一位女士,Madame Pelouze,將荒癈的莊園整理回復原貌。現在這座城堡是由一個巧克力商人Menier買下,並經營管理至今。
為了增加隔天回巴黎的Shopping時間,所以我們下午到達羅瓦河流域後,就直接先到雪儂頌堡參觀。與之前羅浮宮或凡爾賽宮都有一條空曠大道做為軸線的方式不同,在雪儂頌堡前的道路兩旁種了兩排梧桐樹(或是楓樹?)。高直的樹幹與茂盛的枝葉把大道裝飾成一條綠隧道。走在其中看起來,跟日本神社前的林蔭道還十分的相似,會有樹林盡碩會出現鳥居的錯覺。不過雖然說是七點半才關門的城堡,六點半過後,堡內的工作人員就陸續開始關閉一些參觀房間。快七點的時候,已經把大門關成只剩小門出入。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城堡內是七點就閉館的,只有堡外的花園樹林開放到七點半。不過上述的行為還是驗證了法國人下班特別準時的說法。下午參觀完雪儂頌堡,回到布洛瓦後仍是住在NOVOTEL。隔天21日的行程包括前往香波堡、回巴黎逛百貨公司、還有吃法式料理。


[ Read more ]

法瑞遊記五

19日又是要坐好久巴士的行程,我們要由日內瓦出瑞士國境回法國安錫(Annecy)。往日內瓦的途中,我們行經蒙特魯。蒙特魯位於日內瓦湖的一端。日內瓦湖是一個新月型的湖泊,日內瓦位於靠國境的一端,而蒙特魯則在另一端。在到蒙特魯之前,我們行經一個城堡Château de Chillon。就順便到外面拍了拍照。(十足的觀光客走馬看花)。接著就到隔壁的蒙特魯了。蒙特魯只是一個中間的休息站。我們恰巧停在湖邊的一個活動中心前。湖邊的草地上,還可以看見當地人在那邊做日光浴。大概是很少會有旅遊團停在那邊吧,在做日光浴的人看到我們似乎有點驚訝。

約中午的時候終於到了日內瓦。先去聯合國的後門跟紅十字會總部拍照。(又是觀光客舉動)。才到一家頗大的中餐廳吃中飯。那家餐廳一進去就看到有當地人在用餐,果然菜色也是不錯的。在日內瓦市中心,又是閒逛跟購物的時間。先走到當地的聖彼得教堂看看。再來,因為之前在茵特拉根時,Bucheler的店員在手忙腳亂之餘算錯了帳,所以我們又必須去找在日內瓦的Bucheler分店去拿退款。就在它的隔壁不遠,我們看到了百達翡麗的本店。而它們的對面就是日內瓦湖跟著名單邊噴泉的英式花園。因為逛街時弄丟了之前買的Evian水瓶,所以在那邊又跟小販隨便買了一瓶礦泉水。沒想到那瓶水竟然要價3.5CHF,不愧是觀光勝地。

過邊境回到法國後,來到安錫。本來以為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一定比狄戎還糟,沒想到那裡卻是這趟旅行最令人滿意的地方。也許是在瑞士時多半停留在德語區,回到法國後自然有一種熟悉語言的親切感。可是那個地方大概只能用美呆了這樣的字眼才能形容吧。這個城市面對著安錫湖(Lac d’Annecy),有一條入湖的河流(Le Thiou)貫穿城市。站在河邊眺望,可以看到前方藍色的湖、後方的阿爾卑斯山、跟湖上的遊艇。清澈小河邊有石橋石岸,還有法式風情的小館子。真的太漂亮了。而且除了當天晚上住的是舒適的Holiday Inn之外,那天的晚餐也是很棒。這次的晚餐,就是在一家河邊的小館子吃的。那是當地法國人開的店,大概是因為那邊沒有中餐廳可選吧。所以吃的時道地的法式三道式,湯,吃不完的法國麵包,主菜(炒飯跟魚),跟最後那個大片的藍莓派,都很好吃。
在吃麵包的時候,因為吃完一籃後又送來一籃,而我們以為那是標準配額,所以為了感謝他們的東西好吃,我們又吃完那一籃的麵包。沒想到,服務生看我們吃完又上了一籃,我們趕緊擺擺手說不用了,他卻雙手一攤,(不會說英文的樣子,) 表示這是規定。我們只好留下幾片麵包在籃子裏阻止源源不絕的麵包。
安錫雖然看起來是小城,但其實它也有TGV的車站。後來我們才知道其實安錫也是個頗著名的美麗城市。也許BBS上提到的漂亮得會讓人忘了讀書的留學地點,就是這裏也說不定吧。


[ Read more ]

法瑞遊記四

隔天一早就是搭高山火車往少女峰的行程。為了讓我們順利的趕上火車,司機先生在開車後沒多久就因為超速被攔下來開了一張罰單。少女峰高海拔四千多公尺,終年積雪。所以這高山鐵路也是少數幾個還有在營運的高山觀光鐵路。經由這條鐵路,也才能讓遊客得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欣賞到雪以及冰河景觀。往少女峰的鐵路一共有兩條,排成了一個人字形。我們的行程安排是由人字形的右邊鐵路上峰,由左邊下山。不論上山或下山的路,都必須搭乘兩段火車。因為峰上的氣溫只有五度以下,大家在乘上第二段火車之後,就紛紛開始穿上了毛衣跟大外套。不過我發現有些外國人,也許他們是從北歐來的吧,竟然還是只穿一件T恤加一件襯衫。真不怕泠。

坐車到了終站少女峰的遊客中心。其中包括可以賞少女峰背面冰河景色的觀景台、賞雪玩雪的雪地、還有地下(山中)隧道的冰宮。不知是不是之前看了太多漂亮的景色,生平第一次看到及玩到雪,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興奮。遊客中心中除了賣明信片、紀念品跟郵票外,那邊還有一間郵局,讓遊客可以從那裏寄蓋上紀念郵戳的明信片。

當天下山的時候,原本晴朗的天氣就漸漸開始湧上了雲。等到我們回到茵特拉根的時候,就發覺原本在公園中清晰可見的少女峰已經被雲層遮在後面。回到茵特拉根,領隊給了我們兩個小時的時間逛街買手錶跟欣賞風景。原本想早早買了東西後到公園去坐在草地上享受一下期待很久的度假悠閒感覺。沒想到,因為猶豫不決的逛來逛去。等我們買好了所有的東西時,已經過了約定的集合時間。還好有一組人比我們還慢,讓我們總算偷了幾分鐘,坐在草地上很快享受一下。

回到旅館又是同樣晚的時間吃晚飯,又是因為很累記不得菜色。我實在是巴不得早點吃晚回房間去休息睡覺,可是那邊的服務很有趣,總是要等到全桌的人同一道菜都吃完了,才會一起上第二道菜。


[ Read more ]

法瑞遊記三

伯恩之所以為瑞士的首都,乃因為它位於瑞士領土的中心。所以伯恩其實只是一個小城。來到伯恩之後,先吃過午飯,領隊接著帶我們市區參觀。午飯是在一家高級的中餐廳用餐。當一進去之後就看到有外國客人,當下就放心不少。他們上菜似乎是西式的,因為第一道上的是一人一碗的玉米蛋花湯。接下來,每一道端出來的菜都比前一天晚上吃的不知好上幾倍。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是打心底想好好讚賞他們的菜餚,雖然吃到後來已經飽了,還是很努力的想多吃完幾盤菜。
伯恩的公車大部份都是使用電力而非石油,包括沒有軌道的和有軌道的一般電車車種。因此,伯恩的街道上空總是電線交錯得錯綜複雜。市區參觀首先來到一條所謂的觀光街,街上每隔一段就會矗立一尊塑像。在參觀完一棟以末日審判壁飾出名的教堂後,我們便往山坡上的一座玫瑰花園去眺望整個伯恩市。從高處看去,伯恩市就像景片般不可思議的漂亮。幸好點綴在其中的塔吊拉回了一些現實感。

接著我們坐車直到茵特拉根,這是個因為少女峰觀光業而繁榮起來的度假小城。由於它座落於兩座湖之間,而有了這個「在湖之間」意義的名字。茵特拉根最主要的一條街道,就在一個觀賞少女峰最佳視角的公園,也是當地最繁榮的地方。路上滿是度假的人,街上一家家賣名牌鐘表的店。再走遠一點,還有一家麥當勞。由公園看藏在二座山之後的白雪覆蓋的少女峰,實在是很容易令人訝異於這片景色的真實性。不可思議。我們約在下午五點時就到了這個地方,領隊就讓我們在這街上逛商店跟拍照。Bucheler,這是到了瑞士才學到的勞力士本店的名稱。雖然他們還是兼賣其他廠牌的瑞士鐘表、咕咕鐘、及各種小紀念品。扮演台灣來的觀光客的我們,也不能免俗的逛著表店,腦中浮著買表的念頭。可惜,或說是幸好,想要的都是貴得買不起的表。欣賞了騙人的景色之後,我們就上山到接下來兩天要住宿的旅館。這也是唯一我們可以連住兩天的旅館。

這間旅館名叫Derint,位在可以遙望少女峰及茵特拉根市區的山坡上。到了旅館之後,大家因為早上的市區觀光都已經很累,偏偏明明八點多了天色還跟台灣的下午四、五點時一樣明亮。就在那個奇怪的天色裏在旅館的餐廳裏用了晚餐。餐廳設計了可以觀賞山峰的觀景窗位,但是實在是太累而已經不記得餐點到底如何。旅館為了能讓更多房間面湖眺望風景,大部份的房間都是上下兩層的樓中樓。樓中樓唯一的缺點是電視機在樓上的客廳,因而失去了躺在床上舒服看電視的權利。


[ Read more ]

法瑞遊記二

16日的早上,正是萬里無雲的大熱天。我們的行程是前往位於巴黎西方Ile de France的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凡爾賽宮是路易十四在1668年時開始建造,當時他為了鞏固國王的中央集權,而將在各地的貴族都遷往了凡爾賽宮。宮前的廣場很大,而且一棵樹也沒有,更令人覺得炎熱。我們主要參觀宮中的各個房間。因為它並非如羅浮宮是個博物館,所以所要看的重點在於整個宮廷建築,及各房間的擺飾、設計、與繪畫。整個建築可以分成中間、左翼及右翼三個大部分。中間部份是國王皇后的私人區域及貴族日常的活動空間,我們參觀的也以這個部份為主。在中間棟中的右側(北側)房間,都以希臘神祗來命名每個房間。而也因此,在那些房間中也會畫滿了屬於那位神祗故事的壁畫。在中間棟的正面後側(西側)可以眺望後花園的地方,則是由原陽台走廊所改成鏡室(Galerie des Glaces)。這個鏡室長廊裏,一面是佈滿開向後花園的長窗。在長窗的對面,則對應的佈滿組成窗形的鏡子。這樣一來,所有的鏡子就可以明亮地反映出花園的景緻。而這個地方,也是當時皇宮中的貴族的宴會場地。在中間棟的中央,就是國王的寢室。皇后的寢室則在左側(南側)。這兩個房間之中,有私人通道相通,讓國王得以來到皇后的寢室。這私人通道應該也是秘密逃生道。

經由導遊的介紹,發現其實當皇后沒有什麼自由。雖然當時在宮中的每個女貴族都各自有服伺皇后的專職,但比如說服伺皇后喝水的那位貴族不在身邊時,其他人包括皇后自己也都沒有幫皇后倒水的權利。更有甚者,當皇后生產時,還必須開放給貴族們觀看,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參觀完凡爾賽,領隊帶我們步行到附近的一個市場逛逛。我們並沒有跟進去,而是在市場前的街道上閒逛。因為實在太熱,所以就走進一家名叫Quick的速食店買了一杯飲料。雖然是用法文點菜,但是還是來不及聽懂他說的價錢。中午我們在附近的一家香港人開的中國餐館用餐。下午,我們就開始坐巴士往法國中部的狄戎(Dijon)。我們要在那邊住一晚,隔天再出發到端士去。

狄戎是中部大城,聽說也是在百年戰爭時背叛聖女貞德的城市。這個城市裏有個小凱旋門跟小方尖碑。晚上我們就在狄戎的一家中國餐廳吃飯。不過,大概是第一次吃到那麼難以下嚥的晚餐了吧。碗看來一副隨便洗洗的樣子,菜也炒得很隨便。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那酸辣湯,大概是一人份的湯沖成十碗那樣稀得可怕。第一次看到酸辣湯是清的,好像也沒看到有蛋花。也許是老闆太聰明,反正煮成那樣也不會有人想要吃,不如煮少一點比較不浪費材料。這也令我們發現一個判斷餐廳好不好吃的方法:若看到有外國人在那裏用餐,那就表示其實那家店還不錯;若只有東方旅遊團,更何況這家店根本就只有我們一團,就絕對好吃不到哪裏去。
晚上在狄戎還是住在NOVOTEL。早餐雖然比不上巴黎的那家豐盛,但還可以。17日早上我們啟程往瑞士。先由日內瓦(Genève)入境,再到瑞士首都伯恩(Bern)跟少女峰下的茵特拉根(Interlaken)。


[ Read more ]

法瑞遊記一

Vendredi ,14 juin, 2002. 天氣還算涼爽。早早就下了班回家拿行李,請宗恆幫忙搬行李到他家,去搭租來的往機場的小巴。行李箱很重,還好沒有下雨。坐車接人的路上有點迷路,往機場的路上有點塞車。不過沒有什麼關係,反正時間還不算晚,而且,我們就要去法國和瑞士了。

中正機場的二期航廈用的是空間桁架,廣場中還有撐起桁架的幾根大柱子。我們坐的飛機是長榮的747。不過他們不像國泰的班機,連最便宜的經濟艙也是每個座位都有一台小電視。約十四個小時到巴黎的航程,我們在機上吃了兩餐,看了三部電影,只睡了幾個小時吧。因為飛機的航線是從台灣往北繞過日本、俄羅斯跟北極圈,經北歐到法國。所以,途中從飛機上的窗上看出去,可以看到都是冰的冰原,還有在冰原附近的住家。聽說這是新的航行路線,以前的飛法都是經由曼谷一帶往西飛,會需要更久的航行時間。法國當地時間比台灣慢了六個小時,所以我們到戴高樂機場(l’aéroport de Roissy)時,是當地時間早上八點,然後就馬上緊接著開始巴黎市區旅遊。有時差的問題嗎?有,也就當做不知道,跟團旅遊的行程怎麼可以讓你太悠閒呢?
戴高樂機場還不錯,雖然聽說是很古老的機場,但是他們有數個當時看起來一定很未來而現在我們看了也覺得有點像太空站中間甬道的電扶梯走道,相互交錯在一個大的圓形天井中。在機場遇到了第一位隨隊司機,他是義大利人,來自拿波里。車子則是來自德國的賓士。我們從機場往南開,進入由塞納河(La Seine)貫穿其中的巴黎市區。巴黎不愧是古老的城市,所有的建築看來都有上百年的歷史,房子就像畫裏的一樣,石材的房屋外觀,藍瓦的屋頂上有壁爐的煙囪,一扇扇木質對開的窗子。而且還確實有人還住在裏面。

市區觀光的第一站是凱旋門(Arc de Triomphe)。因為以它所在的廣場中央為中心共有十二條大道(avenue)幅射向外展開,形成星星閃耀光芒的形狀,所以這個廣場又稱為(Place de l’Étoile)。而廣場周遭的道路則一概都是石板路。其中一條主要街道,就是連接羅浮宮的有一大堆名品店的香榭大道(la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理論上,由這裡看過去,應該可以看到協和廣場的方尖碑(Obélisque)跟小凱旋門。不過很明顯的,照片裏也顯示,其實看不到。

跟香榭大道相對的則是Avenue de la Grande Armée。由凱旋門往那個方向看過去,可以看到代表巴黎新市鎮La Défense的著名地標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在這次的旅程中,有好幾次都有經過La Défense區,不過卻都沒有機會停下來好好欣賞。那個地區主要為巴黎的新辦公大樓所在,處處林立著現代的辦公大樓,這是完全在巴黎市區中看不到的建築物。而La Grande Arche,它結合了傳統巴黎與現代感。這棟看似呼應著凱旋門的建築外型的建築物,不突兀的延續著羅浮宮-凱旋門軸線,卻又極富現代感的成為現代高樓的一份子。


凱旋門中,有樓梯可以通到門頂讓觀光客鳥瞰四周。不過因為隊伍有點長而且時間也不太夠,所以沒能來得及買票上去看看那些想來就很漂亮的風景。凱旋門上到處充滿了雕刻,門頂上雕的,看起來應該是花吧。門的內側跟外側沒有石雕的地方,則刻滿了名字。據說,這些都是為法國打勝戰的軍人的名字,被刻在這裡以表彰他們的功績。凱旋門四周的房子都非常漂亮,不過其實全巴黎市區的房子都差不多長成那個樣子。就在凱旋門的下方,在一九二0年的十一月十一日,有一位無名士兵被葬在那裡,以紀念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這個墓前,一直供滿鮮花。而墓前的火炬也在每天的傍晚燃燒著。
在凱旋門的對面,香榭大道的左側,就是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故居。戴高樂應該算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吧。因為除了機場以他命名外,Place de l’Étoile這個廣場同時也被名為戴高樂廣場。除了街道古色古香,法國的行人號誌燈也很可愛。他們的紅色小人除了照片中站得直直的這種外,還有一種手叉腰造型的。而他們的紅綠燈,可以發現除了給行人的之外,又還有上下兩組。上面那組似乎是給巴士司機看的,下面那組則是給小客車的駕駛看的。

我們接著前往艾菲爾鐵塔。我們的車子停在陸軍學校(École Militaire)前面的Avenue de la Motte Picquet上,面對Parc du Champ de Mars前的Place Joffre。沿著Parc du Champ de Mars的中心線到塞納河邊,就是艾菲爾鐵塔的所在。在這個廣場上有兩面寫滿各國文字的和平的紀念碑。領隊說Place Joffre是照艾菲爾鐵塔的最佳位置,所以我們就在這個沙地廣場上照了不少張照片。不過後來走到廣場的後面,才發現原來在廣場後的公園(Parc du Champ de Mars),就可以看到鐵塔聳立在綠色草地的盡頭,看起來比廣場上的角度來得更佳。其實那個時候若努力一點,再向前走過這個公園,就可以真正到達鐵塔正下方了。在這個廣場上,除了拍照的遊客,還有不少在兜售小鐵塔的小販。就是在TAXI II裏看到的那種。一個要價七歐元,實在是太貴。
看完了鐵塔,接下來我們坐車往回朝羅浮宮的方向開,正好看到在草地上踢足球的法國人。當時剛好就在法國隊從世界盃的預賽被淘汰不久,法國隊也只早我們一兩天回到法國。我們在臺灣時還一直怕到了法國若不小心提起足球的事會惹惱法國人,看來是我們太大驚小怪了。然後我們在傷兵醫院(Hôtel des Invalides)與亞歷山大橋(Port Alexandre III)橋前的廣場停留。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建築物其實包括前面橫向展開的傷兵醫院(Hôtel des Invalides),及其後的金色圓頂的圓頂教堂(Église du Dôme),它的金頂是真的由金箔貼成的。在這兩者之間還有軍事博物館(Musée d’Armée)等。圓頂教堂原本是路易十四想要用來做為皇家墓圓,但它在路易十四過逝後卻未為能皇家所用,後來反而成為了拿破崙(Napoléon)的陵寢。
亞歷山大橋建於1896至1900年,為了紀念法俄在1892年的結盟及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它以俄皇Tsar Alexandre III命名,他曾在1896年的十月替這座橋放下一塊基石。這座橋的兩端共有四根柱子,柱上面都放置了鍍有金漆的雕塑。

中午回到塞納河的右岸,經過協和廣場跟大概是Rue Royale吧,在一家端出同料理法之雞肉跟豬肉的中餐館吃飯。早早吃飽後,我們又回到剛車經過的街閒逛。就在那條街上,我們看到一家鉈飛輪(Tourbillon)的店,店門口的牆上還有一個駝飛輪構造的招牌。也就在這條街上,我們發現一家書報攤竟然有在賣巴黎鐵塔,而且一個只要1.6歐元。當下我們就一口氣買了十個。在高興地回到餐廳集合的路上,順便又照了一張在街盡頭羅馬神殿式的Ste Marie Madeleine教堂。

吃完飯後,我們來到巴黎聖母院。這座聖母院建於1163年,為哥德式建築的代表。它的正面(西面)是兩個對稱的塔。兩塔之間的圓花辮形的窗,稱之為玫瑰窗(rosace)。在聖母院的東面,也同樣有一扇玫瑰窗。進入院內參觀時,可以看到從外面看到黑漆漆的窗子,卻呈現出漂亮的彩繪玻璃。另外,整個聖母院外牆的柱邊,都可以看到野獸形狀的滴水嘴(chimères)。

遊完聖母院,我們的當地導遊出現了。她是法國人,但是中文講得很好。她先帶我們到羅浮宮外面對街的一家免稅商店逛逛。領隊從那家店中幫我們拿到了免費的雅詩蘭黛茶樹香水。我拉著宗恆也趁空找路邊的藥局買到Avène產品,所有東西都是台灣的一半價錢。只可惜不敢狠下心買太多。實在是太便宜了啦~
之後我們來到羅浮宮。羅浮宮主體可以分成北棟(Richelieu)、南棟(Denon)、與中棟(Sully),也就是我們當日參觀的目標。整個羅浮宮,包括所屬的宮廷花園,都連接著之前曾描述的方尖碑凱旋門新凱旋門軸線。站在宮外的花園噴水池前,很容易就可以觀察到這條軸線。而其實在羅浮宮前也有一個小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延續這條軸線的景觀。

羅浮宮中分有許多的主題展區。進入羅浮宮後,我們的參觀方向是先從一樓(GF)的埃及文物展區的木乃伊開始,往同層的希臘羅馬區的大理石像及黃銅雕塑,再到2樓(1F)的油畫區,再下樓看勝利女神及維納斯。很可惜沒有多照一些照片。

離開羅浮宮,我們又回到香榭大道準備去吃法國風味餐。香榭大道上人非常的多,也許因為當天是週六的關係。有很多人就在大道上的Bistrot吃飯看街景跟人潮。我們在那段一點點自由活動的時間裏,趕到大道上的一家FNAC,想要找那幅立體的巴黎市地圖。沒想到那邊的FNAC竟然只有賣多媒體產品,像是電腦或CD、DVD一類的東西。所以趕了一大段路,卻什麼也沒買到。當天的晚餐,也就是所謂的風味餐,應該就是嚐嚐當地菜的味道。平生第一次吃到田螺,覺得沒什麼特別好吃的,我想以後也不會想吃了。倒是那家餐廳的一位侍者非常的酷,為我們上菜時一點笑容都沒有。只有後來菜都差不多上完的時候才比較有表情。可能是因為假日晚上還要輪班很不甘願吧。吃完晚飯後,天色還亮(,那時都七、八點了吧)。所以我們又到艾菲爾鐵塔河對面的Palais de Chaillot,眺望另一面的鐵塔。

我們當晚住的旅館是位於市郊的NOVOTEL,似乎是一家法國當地的連鎖旅館。三星級,屬現代式的旅館,所以還蠻舒適的。有趣的一點是他們乾溼分離的衛浴:廁所自己一間,但洗手台跟浴缸都在另外一間。早上吃的是旅館裏的法式自助早餐。有Baguette、各式麵包、水果、培根、炒蛋煮蛋、玉米片、咖啡、跟裝咖啡用的大碗杯。很豐盛、而且很好吃喔。


[ Read more ]

Tuesday, July 5, 2005

陽光的想望

剛剛跟在舊金山的同學聊了一下,
那邊時間的下午五點, 她正要去吃晚餐.
我忽然又想起窗外的陽光,
午後人們愜意的坐在戶外咖啡座, 陽光灑落在肩上,
灑落在地上, 散漫在空氣中.

我坐在辦公桌前, 面對著電腦螢幕.

國外的空氣會如我想像的美麗嗎?
或者只是我透過旅行跟旅遊頻道美化了的幻想呢?
托斯卡尼的作者比較著托斯卡尼跟舊金山.
會跟我對比著舊金山跟台北一樣嗎?

因為在國外時總是能走在藍天跟陽光之下,
因為在國外時總是不用被綁在工作之中,
所以就這樣嚮往出國嗎?
或者我只是嚮往悠閒的生活, 沒有壓力的生活.


[ Read more ]

人氣的最低點

「如果全世界都與我為敵, 你會站在我這邊嗎?」我問

「我要先看看你做了什麼事」理智無情的說


[ Read more ]

Monday, June 20, 2005

新澆水法

前天晚上回家時,又看到薄荷軟趴趴低頭的樣子。
它這樣子已經不是一兩天了,自從天氣漸熱之後,
每天只要是出太陽的日子,回家後一定就是葉子全部軟軟垂下來,一副要枯掉的德行。
第一次我看到時簡直嚇壞了,以為人稱健壯好養的薄荷竟然會被我養到枯萎。
還好這時再澆個水,它還是二小時後就全部恢復元氣。


夏天到了,喝水怪物缺水的情況日趨嚴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順便也解決將來因旅行導致數日不在家無法澆花的困難,
就只好上網找找有什麼好方法。


看了許多人的意見後,發現世界各角落當真都藏著物理學問。
連各式懶人澆花法,都具備科學的智慧。可惜我的物理都還給老師了,不能像馬蓋先一樣隨手拈來就是一個精巧的機關。
幾經比較,最近我採用了一個運用虹吸現象的自動澆水法。
只要放一盆清水,相對位置略高於要受水的盆栽。再用一塊碎布沾濕,一頭放在水中,一頭埋入花盆的土中,就可以了。大自然自然會用虹吸原理,把土中被植物喝乾的水份補充回來,保持土壤濕潤的狀態。


這方法似乎有效,目前給薄荷的水,每日回家察看時,都有一些減少。
薄荷也沒有再軟趴趴,可能水真的給土壤吸了過去。不過也有可能是天氣太熱蒸發了。


唔,科學驗證必須具有長時間耐心等待的實驗精神。
如果此法真的可行,我就不用擔心出國時還要找個保姆來幫我照顧這些香草灌木了。


[ Read more ]

Saturday, June 11, 2005

挑戰五十公尺

今天第一次到新家對面的游泳池游泳。

雖然我小時候夏天也會去游泳池玩,雖然我高中也考過體育課的二十公尺蛙式。但老實說,因為無法克服換氣時嗆水的恐懼,我仍然算是旱鴨子一枚。二十公尺的記錄,創造於窒息與溺水之間的微妙平衡。

沒想到今天欲讓我挑戰五十公尺成功,說起來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個人終於又朝會游泳邁向一大步。


[ Read more ]

Wednesday, June 8, 2005

首篇

這篇是在2001年8月, 在BLOG還不存在的時代,
我為準備翻新的個人網頁所寫的開場白.
因為各種我已經遺忘了的原因, 我的網頁一直沒有更新.
所以就以這篇文章, 當做YVOTTO的首篇.
紀念以往的時光, 也為未來拋下一粒種子.




我覺得也該到了換網頁的時間了,
思考了很久網頁的架構應該是什麼樣子, 該以什麼為主.
目前, 我所想到的, 首先是自己的故事. 希望能以好讀的形式寫出來,
我的目標並不是艱深的文字.
想表達的想法也許會出現在其中, 但我希望它們都是隱匿不明的,
像夢思一樣的, 以另一種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出現.

人的夢, 會因為自己的思想太過於直接露骨, 而故意包覆了一層包裝.
換成一種較溫和的手法來表現.
夢的想法是友善的, 但它的智慧也許是太高, 它的包裝手法對於意識而言,
卻變成一種暗喻的不明白的言語. 使得困頓的人需要藉由解析, 探究,
才能了解夢想要表達的意思.
我一直都很了解這一件事. 但也不知道是否就因為這樣,
我的夢的包裝, 就令我更難以理解了.
或者是我不夠聰慧也不一定吧.

總而言之, 我覺得人生有很多所謂好的表現手法, 好的文章,
其實都經過了一定的包裝.
用美形的, 溫和的文字, 用比喻的, 意象的手法,
去呈現作者內心想要表達的思想.
為了讓他的想法能不那麼露骨而可以令人再三咀嚼,
而是否這就成為所謂美的事物呢?
我很想就這樣斷言,
但畢竟只是我這樣想著.
[ Read more ]